唐密第五十代祖師馮達庵大阿闍黎传


 

冯逹庵老法師文集链接,请点击!

       冯達庵大阿闍黎名寶瑛,字玉衡。1887年11月7日(光绪十三年丁亥九月二十二日)诞生于广东惠州,后迁居省垣(广州)芳草街。

        師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有奇志。清廷废除科举制度后,師偕仲兄冯重熙往省垣(广州)求学,考入两广游学预科学校,師读西洋班,准备赴欧留学。该校后因学潮被清廷解散。師转而考入广东高等学堂数学系。師智力超群、思想活跃先进,是该校突出的高材生。毕业后,历任惠州中学和廉州(合浦)中学数学教师、广东省省立甲种工业学院数学系教授、福建漳州煤炭局局长、报社主编等职。

        師于世间法虽有成就,但觉人生无常,不肯安于现状。为此,曾专门深入探讨过哲学和世间宗教,总觉终非究竟圆满。后因拜读《六祖坛经》,引生了对六祖的敬慕和赞叹,从而终于明确并坚定了人生的航向:长素学佛。

        師夙根猛利,一经发心学佛,就摒除俗缘,以行为主,以解为辅,由净入禅,真参实究,参破禅宗三关,彻悟心源,得大自在!其间并著有《禅宗六祖大鉴禅師传》(内有实证心得批注)和《禅关三颂》。

        时,王弘愿大阿闍黎主编《潮州佛教》,師以修证心得向该刊投稿,令王赞赏,師遂随王学密。之后,師自识宿命,谓“唐时已受灌顶,今生学密乃[增上缘]”;加上通禅后才学密,是密宗正机。故其学密成就甚速:1927年在香港受黎乙真法師胎藏界学法灌顶,课间即得月轮观成就;1929年在广州受王弘愿大阿闍黎金刚界灌顶,课间即入菩提心三摩地;以致1936年受王宏愿大阿闍黎传法灌顶,成为唐密第五十代祖師。

        王弘愿大阿闍黎入灭之后,師接班驻广州六榕寺解行精舍,开坛弘法。由于所说法要契机契理、修学者法效显著,以致全国各地淄素仕绅从法者众。

        日寇侵华期间,解行精舍被迫解散,师隐居惠州西湖畔潜修。抗战胜利后,師重返广州芳草街住所,开坛灌顶,弘扬一乘顿教。

     1946年冬,師应广东佛教协会之邀,在解行精舍演讲《佛教源流》共六讲,历时月余。同时更与虚云大師、汤瑛居士等创办《圆音月刊》;质量很高,流通量广。一乘慧灯照耀有缘,影响深远!

    “文革期间,師闭门谢客,潜心修证。唯将门匙交给嫡传弟子杨佛兴老师,以便他来广州时可以直接开门拜见冯師。在此期间,冯逹庵大阿闍黎对杨佛兴老师专心培养,并将所有重要法寶传给杨佛兴老师。”(注一)

        師即身成佛,一生经历过:息脑运心、返尘归根、泯识显智、明体达用等层次的修证;解行相应,显密交融,宗、教兼通。師昔住持解行精舍时,尝有人入坛访師,遍寻不获,唯见坛中现大日如来尊形;旋出还入,尊形不见,只见師于坛中趺坐。其修法成就可见一斑!(注1)

        師以1977年8月即预告门人曰:“吾明年入灭。”其时,師身体健康,精神良好。后果于1978年六月二十日13时45分入寂。入灭前数十分钟还在堂内修法,修完后还饮了一些鲜奶和橙汁,然后自在以大印身圆寂。

        師一生著述等身。所知者:长篇如:《佛法要论》、《佛学起源》、《佛法源流》、《禅宗六祖大鉴禅師传》、《天眼通原理》、《禅观随笔》、《惠州西湖佛化史》、《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广义》、《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广义》、《金刚经提纲》、《学密须知》、《佛教真面目》、《法华特论》、《八识规矩颂详释》、《人死问题》等;短篇如:《禅关三颂》、《禅宗明心见性与密宗即身成佛》、《三密妙用》、《新时代的佛法》、《圆音月刊发刊词》......等。

        師之文章,行文流畅,语言优美,朗朗上口,言约义丰,妙理动人.尤可贵者,因师有相当的实证境界为基础,故凡所论"不离性体",语语皆自胸襟流出,而且常能发前人之未所发。師之文章,如高山流水,知音者叹为醍醐之作!


注一:参考刘锐之《戒定慧之抉择》(金刚乘出版社)

此文乃因佛友相问冯达庵大阿闍黎之传承问题究竟如何而发起。经过编者长时间的实际调查和探访,确定:继承冯达庵法师衣钵的,真正具有传法资格的,唯有上文所引之杨佛兴老师一个,绝无他人。至于现今社会上有唐普轼之流窃乱宗趣、 自编传承,假借冯法师名号到处招摇撞骗蒙骗佛子,更或近期在网络上肆无忌惮地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只能劝大家一句,要提高警惕!切莫“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到时候悔之晚矣!盖密乘一道,最重师承,倘所托非人,则师徒 俱堕金刚地狱,永难出离,好学者慎之慎之!为明斯义,借偈明志:“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以佛实语!以法实语!以僧实语!(提供资料者: 冯法师亲人(颉常、家媳)、冯法师弟子(章惠卿、林叔平、雨仓、志俊、成杰......等,此不尽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