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传译

  

   佛灭后二百余年,阿育王统治全印,小乘之教大行。中国正当嬴秦最强之时。始皇未称帝以前,相传沙门室利房等十八人入秦弘化,被逐出境(见朱士行经录)。虽未获流通之效,却为中国佛教之见端。汉武帝降昆邪王得金像长丈余供养于甘泉宫。其后张骞使西域还,以印度有浮图(即佛陀异译)教闻于朝,中国乃知佛教由来矣(见《魏书·释老志》)东汉之初,明帝梦金人飞行殿庭,身长丈余,顶有白光。此固机感所召,藉武帝所供之像为增上缘,开作梦境也。通人傅毅以印度之佛对,或根据张骞之报告而言。及专使蔡暗等十八人西迎沙门迦叶摩腾、竺叔兰二尊者来洛阳,建立白马寺以居之;中国始有传译佛教之举。厥后演进状况,分四时代:
  印度古尚梵语,佛教流传中国,不可不译为汉文。摩腾、法兰初来,经律略有译;流传后世者惟《四十二章经》一卷;乃针对汉代习尚,摘取佛典中契机之语而口述之;笔录之人,仿儒教孝经体例,精心结撰;文章高古,与子书等;非佛经正翻也。八十年后,方可谓之正式传译耳。

第一节 幼稚时代

       东汉末至西晋末百六十年间,为翻译佛典幼稚时代。梵汉对照名词,既罕根据,双方互异文法,更未融会;只有节取梵本大意约略传译而已。此中仍有足述者:

其 一             东 汉

       东汉桓灵献三朝,译师十人,居士占其一;余皆沙门。国籍颇杂:或隶安息;或隶康居:或隶西域;或隶月支;或隶印度;中国只沙门严佛调一人(临淮群人)而已。录其最著者如左:
  (1)
安世高者,本安息国王太子。以厌世故,让位于叔而出家学道;博通三乘教,由是历化诸邦,终抵洛阳;先习汉文,继翻佛典,自桓帝戊子至灵帝庚戌二十余载,译出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小乘经最多;大乘无量寿经等亦有数种;惜佚。
  传称世高前生亦安息王子,以沙门身游广州,遇少年客手刃之;预知有此报,故来偿也。再生为安息王太子,复现沙门身。来汉传译竟,到庐山化度蟒神,云是前世同学僧也。后到广州觅复仇客,皤然老矣;为述少年事有徵,客遂厚供之。高云:复须到会稽偿夙冤。客随行,高果被人误杀于稽市;客乃深信三世因果之说,逢人宣传。高能从容历世如游戏,功行殊不可测。
  (2)
支娄迦谶,亦简称支谶,月支国沙门。行深性敏,持戒精进;桓帝之世,来游洛阳。自丁亥始讫灵帝之丙寅垂四十年,先后译出佛经二十三部六十七卷,多属大乘;而以方等大集经二十七卷最钜;惜不传。谶只口译,笔录者河南孟福、张莲二居士也。谶译大乘诸经,方等部外有《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十卷,大般若中第四会之文也。又有《兜沙经》一卷,则《华严》中名号品及光明觉品之少分也。是知谶乃大乘实教之学者。月支亲承马鸣菩萨法化未久,宜现此等作风。

                                 其 二        三 国

       三国之中,魏吴皆有佛化;蜀独无闻;或由交通未便也。魏吴译师各五,皆外国籍;惟吴得一居士,余尽沙门。择要述之:
  (1)
昙柯迦罗(义为法时)中印人也。尽通俗学;后乃出家。通大小乘;专精戒律。魏嘉平(曹芳年号)间至洛阳弘化。先是安世高虽有大小乘戒经之译,而汉地僧人只循例出家,未尝依律行羯磨法;至是乃请迦罗提倡此道。迦罗以律部繁广,未适初机;只传译《僧祗戒心》略本,以备朝夕之需。然中国僧伽之守戒律则自此始。又有康居国沙门僧铠、安息国沙门昙谛,皆译昙无德部羯磨以辅之。
  中国所得广本戒律,先后共有四种,其目如下:
  (甲)四分律 属昙无德部(昙无德义为法正,乃集四分律之人,因以名部)。
  (乙)十诵律 属“萨婆多”部(萨婆多义为一切有,此取宗派以名其部)。
  (丙)僧祗律 属“摩诃僧祗”部(摩诃僧祗义为大众,此取类别以名其部)。
  (丁)五分律 属“弥沙塞”部(弥沙塞义为不著有无观,此取行法以名其部)。
  魏世中国所行者只(甲)(丙)两种简律而已。羯磨者,作业之义;授戒忏罪时,种种殷重宣言属之。
  (2)
支谦,本月支国居士。汉末游洛阳,有智囊之称。后入东吴,广译大小乘经典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方等、般若、华严密咒皆有之故;知其通实教大乘者。嗣有康居沙门僧会,以东吴未有佛寺,藉舍利之灵,摄化孙权皈信三宝;因造建初寺。江左佛法从此而兴。会亦有大乘经论之译,七部二十卷。
  谦祖父于汉灵帝时归化中国,拜中郎将;时谦只数岁耳。十岁学汉书,十三岁学梵书,兼通六国语言;佛学则支谶再传弟子;世出世法无不明达;赋性仁慈,闻者叹服。后避乱东吴,吴主孙权欣其才德;拜为博士,使辅导东宫。时江左佛教虽得僧会提倡,而经卷未充。谦于政余,自译所得梵本;三十年间译成百余卷;所谓现居士身行菩萨道者。

                              其 三            西 晋

       西晋五十二年间,译师十二人;所出译本几六百卷;诚幼稚时代之渐趋发达者矣。其中沙门九,居士三,内外籍各半。举要于左:
  (1)
竺法护者,敦煌郡人。八岁出家;师事外国沙门竺高座,遂从竺姓。经书过目成诵,日恒万言;随师历游西域诸国;通晓外国语三十六种;所遇经教无不练达;赍归梵本甚多。自敦煌至长安,经洛阳抵江左,终身传译不辍;共成一百七十五部三百五十四卷;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磐各部,以及律论两藏均有之。初期传译此为最富,有“敦煌菩萨”之称。
  护译如此浩繁,宜需助手。居士聂承远、聂道真父子,皆笔受校勘之人也。后各自当译师。道真所传多至二十四部三十六卷,皆菩萨法。是固在家菩萨矣。
  (2)
无罗叉者,于阗国沙门。晋惠帝元康元年,被请至陈留水南寺,特译《放光般若波罗蜜经》二十卷,居士竺叔兰传语;七阅月而毕。此经本属《大般若经》第二会;竺法护既有译本,题曰《光赞般若波罗蜜经》,凡十卷;今译二十卷,较详;且其梵本出自于阗;有一段重要历史,故佛徒特请无罗叉译之。
  《大般若经》第四会,东汉时曾由印度沙门竺佛朔揭其大旨,译作《道行经》一卷;支谶传语(后谶自译十卷)。颖州沙门朱士行尝讲此经,不能通其深义;乃发愿西游,寻求梵文般若详本。以曹魏甘露五年由雍州首途,至于阗国;钞得第二会六十万余言。晋武帝太康三年,遣弟子十人送还洛阳。将启行,于阗小乘教徒谮言于王,谓非佛说;请禁出境,免乱正法。士行愤慨,乞以烧经作证。誓云:“若是正法,应传入中国者,火不能烧。”誓已,投经于火,不损一字。王及大众骇服,乃许出国。后展转存于陈留水南寺,适于阗沙门无罗叉至,遂有请译之事。传语之竺叔兰居士,后自译大乘经二种;皆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