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特論第二十 四   陀罗尼品


秦译此品,在《普门品》后;隋对勘梵本,纠正之。不空《观智轨》,次第相同。盖因前品激励受持,药王菩萨遂挺身而出,愿支持之;勇施等相继附和,各说陀罗尼以资拥护焉。秦隋二译咒音,只得概略,应以《智轨》为宗。

尔时,药王菩萨起座白佛言:世尊,受持是《法华经》者,读诵通利,书写流传,得福几何?佛言:受持此经乃至一偈,如能读诵解说,如法修行,较诸供养八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佛,功德尤多。

《法华经》非徒讲解便得,必须真实受持。受持之人,心契其理,口诵其文,纯熟无碍,是谓通利。古无印刷术,故流传惟事书写。是人与《法华》相应,故得福之大,自然超胜徒事供养诸佛者。所供养佛,数以八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计者,举八方不同特性之佛,一一供养无量数,藉事行熏习一切种智,俾渐次发展其局部功德也。然受持《法华》,能令全部种智一时顿发,故功德尤胜。

药王菩萨重白佛言:我今当以陀罗尼守护说经者;即说真言曰:

安祢满祢 么宁 么么宁 唧帝左哩帝 舍迷  舍弭跢尾 扇帝 穆讫帝穆讫多迷 娑迷 阿尾洒迷 娑么娑迷十一 惹曳十二 乞洒曳十三 恶乞洒曳十四 恶乞史抳十五 扇帝十六 扇帝舍迷十七 驮啰抳十八 阿卢迦婆细钵罗底也吠乞洒抳十九 呬噜二十 阿便怛啰(寧頁)尾瑟置二一 阿典多跛哩舜帝二二 坞俱黎二三 穆俱黎二四 阿啰妳二五 跛啰妳二六 输迦乞史二七 阿娑么娑么二八 没驮尾卢枳帝二九 达磨跛哩乞史帝三十 僧伽涅具洒抳三一 婆夜婆野尾戍陀宁三二 满怛(口隸)满怛啰乞洒夜帝三三 噜帝噜多矫舍隶三四 恶乞洒曳三五  恶乞洒野嚩曩跢野三六  嚩路阿么你也曩跢野三七 娑嚩诃三八

陀罗尼,义为总持,在口密即真言,此方称之为咒,盖藉言音表示法性如何转动也。此本内证境界,以意识解之,每落法尘,故咒语恒不译义。然全不解释,学者每堕五里雾中,诸咒功用,不知分辨;惟至效验显著时,始有所安慰,终亦归诸不可思议而已。必须明真言用意所在,得力乃大,以有意密相辅也。上列真言,内含三十八句,可分三大段释之。首十八句,显妙体;次十句,显妙相;末十句,显妙用;密义如左:

安祢满祢,密指“微细之意”。么宁,么么宁,密指“念而无念”。唧帝左哩帝,密指“如如净行”。舍迷,舍弭跢尾,密指“寂然澹修”。扇帝,穆讫帝穆讫多迷,密指“默息解脱”。娑迷,阿尾洒迷,密指“平等无邪”。娑么娑迷,惹曳,密指“平等智慧”。乞洒曳,恶乞洒曳,恶乞史抳,密指“尽而无尽”。扇帝,扇帝舍迷,密指“总归默寂”。驮啰抳,即“陀罗尼”别译。

阿卢迦婆细钵罗底也吠乞洒抳,密指“巍巍明净光相现前”。呬噜,阿便怛啰(寧頁)尾瑟置,密指“依内而来”;阿典多跛哩舜帝,密指“究竟清净”;坞俱黎,穆俱黎,密指“无有坑坎”。阿啰妳,跛啰妳,密指“亦无烦恼”。输迦乞史,密指“其目清净”。阿娑么娑么,密指“无等等境”。

没驮尾卢枳帝,达磨跛哩乞史帝,密指“观佛及法”。僧伽涅具洒抳,密指“大众妙音”。婆夜婆野尾戍陀宁,密指“光极清净”。满怛(口隸)满怛啰乞洒夜帝,密指“尽真言相”。噜帝噜多矫舍隶,恶乞洒曳,密指“随其音响宣无尽意”。 恶乞洒野嚩曩跢野,密指“字相无尽”。嚩路阿么你也曩跢野,密指“字相无碍”。娑嚩诃,密指“得圆成就”。

世尊,是陀罗尼为六十二亿恒河沙诸佛所共说;若有侵毁此法师者,即是侵毁诸佛。释尊赞言:善哉!善哉!药王,汝愍念拥护此法师故,说是陀罗尼,饶益众生甚大。

六十二见及其分位,各有恒河沙亿;诸见断尽,能显出六十二亿恒河沙佛与之相应。若集中行者之身,能发起一切种智。而集中时,表以净妙言音,则成上文咒语。有反对此法师之持诵者,即埋没诸佛之智慧,故药王对世尊云云。药王为加强法师之心力,辄持此咒以护念之,不惟法师得其法益,而法师以一切种智之法流转利众生,影响尤大,故释尊复如是说。

尔时,勇施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亦说陀罗尼,拥护读诵受持《法华经》者,能令夜叉、罗刹、富单那、吉蔗、鸠槃荼及一切饿鬼,欲伺其短者,皆不得便,即说真言曰:

入嚩隶  摩诃入嚩隶  屋计穆计  阿妳阿拏嚩底  寧頁)(口栗)知曳(寧頁 口栗)知夜嚩底五  壹置宁六  尾置宁七  唧置宁(寧頁)(口栗)置宁八  怛(口栗)吒嚩底九  娑嚩诃十

以勇猛精进之力为行者作无上法施,能令行者发起雄猛无畏精神,向前迈进,一切鬼神不能为碍,是为勇施菩萨之特性。夜叉,义为捷疾;罗刹,义为暴恶;皆恶鬼总名,喜吃人者。富单那,正译布怛那,身形臭秽,为饿鬼中福之最胜者。吉蔗,或译吉遮,起尸鬼也,义为所作。鸠槃荼,即瓮形鬼,亦名冬瓜鬼,能噉人精气,正译弓槃荼。

真言十句,密指“光明以次丰盛,由微而著;得其坚固,安住之极;坚行中恒自如如;得圆成就”。行者因指见月,与精进力相应,心中自觉妙境现前。

世尊,是陀罗尼,恒河沙诸佛所说,亦皆随喜受持者。若有侵毁此法师,则与侵毁诸佛无异。

诸佛皆具雄猛法性,故勇施真言,实与诸佛相应,亦即诸佛所共宣说。能受持此真言,必蒙诸佛随喜,是故侵毁受持之法师,等同谤佛。

护世毗沙门天王亦白佛言:世尊,我为愍念众生拥护此法师故,亦说陀罗尼,即说真言曰:

阿(齒來 捺(齒來 弩捺(齒來  阿曩妳 曩赋矩曩腻     娑嚩诃

毗沙门,义为多闻,四王天中主北方者,职任对人世除患增福,以恒护如来道场而闻法,故名多闻天。在金刚法界言之,此天乃“万德庄严”法性之外迹,即依成所作智示现毗沙门身,助成人天福德者也。受持《法华》之法师,允宜特别拥护,转利其他众生得福,故曰:“愍念众生”。此天陀罗尼,乃准羯磨妙用而构成真言,为诸佛所共证者。

真言六句,密指“万象繁兴,却无烦扰;无量诸作,皆圆成就”。行者能与之相应,世间福德可以开显无碍。

世尊,我以陀罗尼拥护法师及诸持经者,百由旬内令无衰患。

无福曰衰,有扰曰患。真言寓有密义,持诵之者自得拥护之力,而起除扰获福之利。此天王更现色身为护法,能令行者所住,百由旬内身心安乐也。

会中,持国天王率领千万亿那由他亁闼婆等,前诣佛所,合掌白言:世尊,我亦以陀罗尼拥护持经法师;即说真言曰:

阿誐抳誐抳矫哩 彦陀哩 榘赞拏哩 么镫倪卜羯斯 僧榘黎物噜沙哩 娑嚩诃

持国天王,乃四天王中主东方者,职任护持人世国土,对修行人则负责保护道场。亁闼娑,或译犍达缚,义为香神,善弹琴,隶属持国天作护法。在金刚界言之,此天乃“大威德生”法性之外迹,仗“佛慈护印”,令道场如金刚城,不被诸魔扰动者也。其陀罗尼亦与诸佛相应者。

真言七句,密指“率领种种寻香、暴恶、屠种无数大众,恐怖诸魔,肃清伽蓝;得圆成就。”行者须心契其意乃得。

世尊,是陀罗尼,四十二亿诸佛所说;若有侵毁法师者,即是侵毁诸佛。

十住、十行、十向、十地及等觉、妙觉,共四十二位。约一乘教,位位互相融摄,各有其特性,皆可为曼荼罗中尊,其眷属各以亿计,对于“佛慈护印”在所必具,故曰是陀罗尼乃四十二亿诸佛所说。持经法师能持之,即与诸佛相应,毁之无异于毁佛也。

尔时有十罗刹女,一名蓝婆,二名毗蓝婆,三名曲齿,四名华齿,五名黑齿,六名多髮,七名无厌足,八名持璎珞,九名皋谛,十名夺一切众生精气。各率眷属俱诣佛所,同声白佛曰:世尊,我等亦欲拥护持经法师,除其衰患,有伺求法师短者,令不得便;即说真言曰:

壹底铭壹底铭壹底铭壹底铭壹底铭 寧頁)铭(寧頁)铭(寧頁)铭(寧頁)铭(寧頁)铭 噜系噜系噜系噜系噜系 萨跢系萨跢系萨跢系萨跢系萨跢系 娑嚩诃

罗刹女粗迹,以色身缚人之精神,吮人之血肉。若约法身所含特性,原是男女关系中之一种理趣。众生为情执所迷,流于淫欲,自贼其身,遂感罗刹为害耳。本经所举十罗刹女,乃佛菩萨“定门”化现,为法界最上妙理所寓,非显教之所详。今先将十女略义列下:

1)蓝婆。义为结缚,能系缚众生而杀害之,乃有形之鬼,以色相迷人者。若入佛,则转为缚烦恼贼。

2)毗蓝婆。义为极结缚,实即无形结缚;乃无相鬼暗中陷人,或于梦中见之。若入佛,则远离微细烦恼贼。

3)曲齿。上下齿牙曲,积垢甚多,此况采补之流。若入佛,则积法财转施于人。

4)华齿。 齿牙鲜明,足以动人,每以利口诱惑众生。若入佛,则玲牙利齿而说法。

5)黑齿。是可怖相,乃罗刹之王,统驭所属行事。若入佛,则潜默运化。

6)多髮。或译被髮,亦可怖相,申其髮以缚众生也。若入佛,则表普摄众生。

7)无厌足。能害众生而无厌足,即恒常缠缚不厌也。若入佛,则成游戏而无著。

8)持璎珞。能发众生种种妄念也,如以种种装饰诱惑之具,扰动众生之类。若入佛,则开敷一切法性。

9)皋谛。义为无定所,行踪飘忽,来往不知何所也。若入佛,则如如而来,如如而去。

10)夺一切众生精气。能取众生精神气质,为一切罗刹女之本性;此女集其大成,即罗刹中主。若入佛,则总聚一切功德。

据《法华秘密三摩耶经》[1]:前五女乃化身境界,以黑齿为释迦如来影现,余四则上行等四菩萨示迹;后五女乃报身境界,以夺一切众生精气为多宝如来变相,余四则普贤等四菩萨妙行。

真言五句,密指“于我无我,无染而来,如然而来,圆满成就。”盖呼其眷属共来拥护法师之标语也。

世尊,我等亦当亲身拥护持经法师,令得安隐,离诸衰患,消众毒药。佛告诸罗刹女言:善哉!善哉!汝等但能拥护持《法华》名者,福不可量,何况拥护具足受持盛供经卷者!

在迷之罗刹女,只知缠缚对方众生之精神,从而吮收其血肉,以资润己身。众生当被缠缚,未获互摄之益,惟蒙被杀之害。初心行者,稍一不慎,难以安隐。今有发大心之女,现身拥护,善为维持;不但密得其益,且更远离诸害,真修一乘者,庶无女色魔障,佛故重言善哉以赞之。只持《法华经》名之人,佛性尚非显著;一乘不禁入俗,色障或所不免;善女加以拥护,令不著迷,其福已不可量;若对具持盛供之人,得力尤大,其福自然更胜。

说此陀罗尼品时,六万八千人得无生忍。

本品五陀罗尼,药王为主,余四为辅。但由药王加持,已许得无生忍;辅以四种助力,尤完善耳。由六识会入者以万数,由八识会入者以千数,故曰六万八千人。

论曰:圆顿一乘,探本于一切种智。此智犹如药王,无病不治,非若三乘教只等一类小效之药也。担负弘扬责任者,名药王菩萨,《比丘尼授记品》中已昌言之。今为行者实际修习,不可不施以三密之法。身密固重师承,口密不妨播诸文字。逐句参究,意密寓乎其中。真言初段,明一切种智之体也。默寂中诸法平等,种性互融,随其净念,起相当用。真言中段,明一切种智之相也。心性中开发光明,流现净境,万象交彻,不加分别。真言后段,明一切种智之用也。佛法中分位大众,各呈活动,随其音响,宣无尽意。然一切种智之行,气象大雄无畏,非加以勇猛精进,难期圆成,此勇施菩萨所以继药王而起也。肉身凡夫迳修佛乘,最忌衰患来临。多闻天增其福泽,俾免财匮之忧;持国天护其道场,庶无魔扰之苦;二天之发心,诚不可少。至于佛性要旨,慧定等持,不得缺一。慧而无定,庄严不彰;定而无慧,活用不作。内观自心惺寂,里面原有交融之乐,不待形诸色相。凡夫畸形发展,两性失其平衡,遂有男女之分。男偏慧门,女偏定门。昧于普贤理趣,尘迹所习,流为淫欲。外则戕贼肉身寿命,内则割截法身慧命,展转堕三恶道。约男众言之,害二命者,岂惟鬼道罗刹女为虐,实则对一切女身不能舍相会性,祸与罗刹等。行者修习一乘,定中许有境界出现。心清净者,法流来润,佛菩萨瑞相见焉;一涉尘垢,佛菩萨顿变罗刹,如能悔悟,迷惑顿除,罗刹复变佛菩萨。《秘密三摩耶经》谓:十罗刹乃二佛八菩萨之幻化,即根据此理而来。执迷不悟,永堕恶道,化女渐转真罗刹。故赖以启悟者,贪恋未甚,尚堪接受化女加持力耳。明此,乃可与谈最上法门。


 

[1] 编者按:此经亦名《无障碍经》。日本《续藏经》第一辑第三套第五册题为《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不空三藏译,举一卷。《谷响集》一:“台家经旨相承口诀中云:《莲华三昧经》亦云《无障碍经》,具题云《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智证大师拔十卷中至要请来云。”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