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颂
性唯无覆五偏行
一切凡圣皆有常住真心。为一切染净法之所依。亦积集诸法所熏成之种子而建立个别心体,从照了上显出微细識量,随不同观点有六种名称。
<1>第八識:此与前七识相对之总名,不具别义。
<2>一切种識:遍持世界间一切有种子,亦称种子識,通一切位。
<3>執持識:执持诸法熏成之种子及色根依处,令不失坏,梵名阿陀那识,亦通一切位。
<4>阿赖耶識:义译藏识。摄藏一切杂染法不失不坏,复由末那识执藏为自内我,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皆有此识,至断俱生我执时止,
<5>异熟識:一期生身告终,成熟诸业果之集合体继作次期生身之不思议势力实现时之识量也,粗者为分段身,细者为变易身。一
切众生无始以来皆有此识至断俱法执时止。
<6>無垢識:离因缘法诸无漏种所依止之最极清净心体之果德,此识唯在如来地乃有之。实即庵摩罗识也。
本颂偏就阿赖耶及异熟之识言之,成唯识论卷三谈有漏位之第八识,谓无记性摄。唯与触等五法相应,即颂云性唯无覆五偏行句之依据,法相宗不立第九识,从第八识修习圆满便是第九识,不须再修,故不必另立一门。此在显教言之耳,若在密教,以一切种识为第九识之因,以无垢识为第九识之果,不称大圆镜智而称法界体性智,而修因方法则离开因缘法,直以三密启发之。
要之显教从因缘法修习,密教离因缘修习,无覆即无覆无记之略识。第八识唯属无覆无记法。故其相分必性境(见第七颂首句释)
从而见分必现量(见初颂首句释)。
就染净诸法善恶等性言之,大别无记有记二类等法,无论类属,法内分染净二种,无善恶可论,染称有覆,障真相也。净称无覆,不障真相也,有记类属性,内分善恶中庸三种,恶性由染法转成,故归染摄。
善性乃染中露净也,得归净摄。中庸性不偏于善恶等于机械作用矣。( 中庸性佛典每作无记性,然必带性字称之,乃不与无记法之无记相混乱)
五偏行即偏行五心所(作意触受想思),此五心所为诸识出生之必要工具,故必不可少。其余四十六心所,於赖耶都无关系。就别境五心所论之。
欲属愿望, 此识纯任自然,绝无希望。
胜解属决定,此识初无犹豫,无待决定
念属回忆, 此识境过即忘,不能回忆
定属专注, 此识鱼贯别缘,不住一境
慧属拣掸, 此识不能审虑,无所拣择。 故此五心所不与赖耶相应。
就善十一,根惑六,随惑廿,不定四,诸心所论之,则此四十一心皆属有记类,赖耶只属无记,故皆不相应。
界地随他业力生
界者三界也。欲界、色界、无色界。地者九地也,即欲界之五趣杂居地,色界之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含念清净地。无色界之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详见初颂释。
欲界、色界皆有色法身土,而境界不同。欲界属浮尘色,散心所显故。色界属定果色,定心所显故。初禅定力未坚不废寻伺,尚未远离浮尘色,仍得与欲界交通。二禅定力已固,寻伺不行,是故远浮尘色,不复与欲界交通。然二禅尚耽喜乐。三禅只舍喜,四禅始舍乐,是故定力仍有高下之分。而火水风三灾或不免。四禅三灾都无,三禅唯有风灾,二禅有风水二灾,初禅三灾都有。
无色界亦有定果色,但定力较深细,非色界所能见而以无色目之。舍利弗入灭时,无色界诸天泪如雨下,可知非绝无色法也。
欲界众生随散心善恶业之异熟果而出生。善因多者生三善趣天人阿修罗,恶因多者生三恶趣饿鬼畜生地狱,色界无色界随定心善业之异熟果而出生。通称曰天,实高出欲界诸天之上,颂云[随他业力生]。统指世间定散业力所招之异熟果而言之也。修十善生天,修五戒生人,十善而嗔慢疑见习气重者生阿修罗,十恶业重入地狱,痴业特重入畜生,悭,贪,嫉重入饿鬼。
二乘不了因迷执
二乘见地,以为善恶业只由第六识造成,返尘归根时亦由第六识带入,虽由脑至心间之活动力,不无多少之感觉,亦属第六范围。故造善恶之因及感苦乐之果,无非第六主持。不唯不知有异熟识,亦不知心内复可有阿赖耶为末那所执,以致发生诸杂染法不了者。不了六识之上有七八两识也。由于两识行相微细,无明蔽覆,不能发现,遂执迷第六为一身之主。哲学家所谓精神,宗教所谓灵魂,儒学家所谓阴德,皆执第六识当之。
由此能与論主争
由于二乘以第六识为主,大乘以第八识为主,见地不同,时起诤论。大乘家之破小乘家,每引佛说为据。其详见摄大乘论,今举所述二偈如下:
{1}阿毗达磨(义为对法论藏总名) 大乘经有偈云:
由摄藏诸法 一切种子识 故名阿赖耶 胜者我开示
世亲释云:胜者,大乘菩萨也。此识深细,唯对大乘菩萨开示,二乘不堪闻也。
{2}解深密经有偈云:
阿陀那识甚深细 一切种子如瀑流
我于凡愚不开演
恐彼分别执为我
阿陀那识即持识,能执持诸法种子,亦执受色根及依处。即正依二根报复能执取异熟果。此识行相甚深细,其执受正依二报等且略而不谈。唯就阿赖耶范围言之。
心内能觉诸种子活动于中,轮转出现,转瞬变易如瀑流水,以末那识审虑之,恍如一匹素练。实即一秒之间,质点变换不知几次矣。此形如素练之带质境,只属末那相分,绝非常住之心体。佛不为凡愚开演者,恐彼辈以分别意识来会,执此带质境为实我也。
十一颂
浩浩三藏不可穷
阿赖耶识基本功能,在取一切受熏种子而摄藏之,令不失坏,是名执藏。种子之受熏,在吸取前六识有记法之经验而默志于心,是名能藏。受熏种子一一汇归于异熟部而溶合成无记法之资源,是名所藏。历劫以来,有记法之经验,浩瀚无涯,能藏之量多不可计,无记法之资源与之相当,所藏之量亦多不可计。合能藏所藏之二量,而兼摄之,浩瀚加倍,执藏之量尤多不可计矣。颂云[浩浩三藏不可穷]
此之谓也。
渊深七浪境为风
楞伽经云:[ 藏识海常住 境界风所动]。此指第八识含藏无量种子。渊深不可测,世间事物中,大海勉堪比喻。故有藏识海之称,藏识海本来常住不动,而随生身之表演由脑开出六根,与他身六根交互结合,势力强盛,随缘冲入自身,经过心中将前六识所成种种浪花细致,一一收摄无遗。初属清净阿赖耶识也,然一一浪花原动力,由外境入心,轮流冲动藏识海,犹如瀑流,永不停止。第七识审虑不切,幻成我相,转生十二种惑。根本四大随八惑复成内境暗浪之原动力。阿赖耶识遂由清净而杂染矣。内外境七种扰动力,如大海上之风,无曾已时。故颂云有:[渊深七浪境为风]
之语。
受熏持种根身器
第八识本来具足一切种子,无所欠缺,然未经熏发不能起用。受熏者受七转识之波动力,激起本有种子与之相应,是名新熏种子。
如婴孩依耳根闻傍人之言音,由耳意二识引起所闻之种子。加种种名词或简易句语熏习纯熟,即能自发其音,与傍人所言相等。是其例也。
持种者,执持新熏种子令不失坏也,新熏种子原别二类:
一曰经验种子:此类种子每藉名言发表于外,故又称名言种子。
二曰成业种子:此类种子异于前类种子者,前只主分辨,此则主造业。
经验种子又分两门:
<1>表义种子。藉名言诠表经验之理路,即持其义,以熏发本有种子之内含。此六识独具之功能也。
<2>显境种子。心意所缘对境时所得之经验,持以熏发本有种子之作用,亦或以名言显示之,此前七识通具之功能也。
第八识无熏发种子之功能,唯收藏经验种子与成业种子,全属受熏之义。成业种子者,第七识所造善恶诸业因成熟时汇入第八识成为业果,待缘即起现行之异熟种子也。
根身者,具有色根之众生身分也。无色界亦有定色根。此根身,乃由第八识执持而有,如电影戏银幕上之人物,全由机中影片开拓得来。故第八识非唯持种亦持根身。
器也者,器界也。广如山河大地,狭何零碎物件皆是,挹器界之精华,萃成根身。散根身之质点复归器界,整个器界,
原由同业众生公共支持而成,故第八识所持兼摄器界。
去后来先作主公
根身示迹世界,一生不散,全由第八识阿陀那力支持而然。 故第八识为色身之主,犹宅舍之主人公也。然生死相续时,主公如何搬迁(此就未见性者言之,实则只有改组而已)
法理颇为复杂,不可不知其大要。外道主有灵魂常住,死此生彼犹搬居一般。不主断见者每有此想。生死相续,幻迹不绝,通谓之有者,有者,存在之义。其中分四阶段:
生有:初入诸趣之一刹那谓之生者,即新身起点。
死有:寿命告终之一刹那谓之死有,即旧身终点。
本有:生有后死有前之一段幻迹谓之本有,即生后全期寿命。
中有:死有后生有前之一段幻迹谓之中有,即死后临时神识。
中有或释中阴。乃死后神识未得色法融和时之精神状态也。此精神状态小乘有相反两说,俱舍宗以为众生皆须经此。成实宗以为一概无之。后说固非是,前说亦未备。大乘所说,众生极善恶业果异熟时,死有一现即得生有,中间并无留滞余地,均无中阴可言,
则正论也。
异熟果原属众多业力之集合体,除极善恶二果外,孰为主力,死后虽大致略定,其中诸力如何配合,尚待一番组织功夫。
第八识须留住遗骸中若干天,未便迁去,故曰去后。
在此组织期间死者亲友如代作善恶诸缘,增上力强者,足以变更主力。如大德持咒诵经,下趣得转上趣,如借丧事多杀畜生,上趣反转下趣。
中阴组织完备,则离骸而现身于外,形貌与当生之趣相同。完备日期随趣而异。有说就欲界言之,天趣:约四日。人趣:约六曰。阿修罗趣:约八日。地狱趣:约五日。饿鬼趣:约七日。畜生趣:约十日。
尚有一类,主力未能确定,要待阎摩王代为判决者,则须九日或多日。若生上二界,三日以前当可组织就绪矣。
中阴身相微薄,修得极净天眼乃能见之。普通阿罗汉尚无所感,阎摩王虽属诸天摄,然是大菩萨化身,当有极净天眼,故能对阴判决也。
遗骸举行火葬,原得中阴出后为宜。若死者当生何趣未能预终决,应于十日后举行。
中阴未离遗骸时,前身余势若盛,得运用习气,向外奔驰,具有此类阴眼之众生能睹其影于与生平无异。亦有兼见其临终装饰者。
包括纸扎轿马等,习气犹盛者,能现迹于摄影片中。众生无此类阴眼,间或余势波动恍见死者生平身相,此属计度生平分别之独影境,
或随念分别之带质境而已。世俗所谓回煞或尸变等事多属此类,余势使然至为厉作祟,诸动作,或因惨死误死辈,余势太盛所致。
中阴既成,奔驰极速,遇生缘所在,不论距离远近,瞬间即到, 一得托生,便称生有,中阴从而消灭。托生后何日方现新身於世间,各随业力而异。大概化生者历时短,湿生次之,卵生又次,胎生历时较长。如南洲人须处胎十日是也,然亦有胎生历时短者,如北洲之人处胎不过七八日是也。颂云[来先者],新身未萌,第八识先至之谓。生缘之遇,亦无定时,中阴初出,即得托生,此乃生缘之最速者。初出不遇,须阅七日再求之,又不遇,更阅七日以求之,如是推至七七日,大都得遇。终不过者,亦许改入他趣。每七期终,亲属为作善缘或恶缘,能中途变更中阴主力。
十二颂
不动地前才舍藏
不動地即第八地菩萨境界,藏即阿赖耶本义。不动地前才舍藏者,菩萨修到七地圆满时始能舍弃阿赖耶识也。此识原摄清净杂染两部分能藏作用,但相宗特以阿赖耶三字代表杂染部分。所谓舍藏,谓不再收藏杂染种子,至于清净种子,固照常受熏,但归阿陀那识摄藏耳。
阿赖耶识已专表杂染部分(慈悲等绝对清净法皆不被摄)作用,故与末那识恒不相离,末那之义为意,本亦兼通清净。但法相宗以污染方面名末那。若清净方面则划归平等性智范围。申言之:相宗之阿赖耶末那二识,同是俱生我执未断时之专名也。
分别二执因不正之分别见而起(惑于世间哲学宗教导说等)惟第六识有。俱生二执皆出乎自然,乃因偏注于所观之点而起,六七两识皆有之。我相因第七而有,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因第六而有。俱生我执未断,第六识加功控制,亦能令其暂伏,觉无我相。若观力稍懈,我相乘机复作矣。(我相存在,则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亦俱存在。第六识随第七识而转故。)
异熟果出现时原属第八识一期总业报之发动,力强者延续之量长,力弱者延续之量短。众生寿命长短不一,端系于此。在我相影响之下,遂起寿者相。又异熟果所含之福德,厚薄不一,厚者色身相胜,薄者色身相劣。在我相影响之下,带起人相,即身相。夙生受熏种子一一皆寓异熟果之中,随缘发为现行。在我相影响之下带起众生相。
六识引入内心,前五俱意转与第八见分俱。不论第八见强弱,一时偏缘,则暂伏瀑流式之幻迹。第七遂顿显其自证分与第八诸见分之总性境相应。第六加功控制俱生我执之要领在此。(
开为胜相则现圆明,无相则起妙平二智)。
金刚道後异熟空
十地菩萨於法虽得自在,然余障未尽,不能入如来位。余障有二:
(1) 极微所知障第八尚被根本无明遮盖
(2) 残余烦恼障虽不现行残种犹在
从此加功,第八识见相二分密合无间,自证分真实显现。则名金刚初心;即阿字本不生际境界。入此心时与诸佛菩提心同等。对十地菩萨得称如来,对究竟如来则称等觉。(附说)
入阿字本不生际,有漏法种不妨潜伏,出定时仍能随缘现行,顿教行者当心散时,不免烦恼,职此之由。
既入金刚初心虽有等觉之称,但异熟未能全空,第八自证分尚未彻底,无漏法种及无漏浅行依然存在。若欲永断此等法种及浅行,须进修金刚界十六特性。入阿字本不生际,有漏法种不妨存在,出定时随缘现行。顿教行者当散心时不免烦恼。职此之由。
无漏浅行于出定时亦能显现佛土境界。若所现属人天境界则有漏善法之浅行。有漏法种约分三类:
{1}因地中所行诸有漏善法(我相所摄相对善法)遗下残种 如定心或散心发现夙生善根.如偶忆起宿命或见人天境界。
即此类法种表现。
{2}异熟识中随现行之局部残种如临终发现诸佛土或天境等胜相即此类法种表现。
{3}无覆无记法中所余之三残种经教中举威仪习气艺术习气变化(神通)习气如凡夫不待意识之反射作用,能自然应付环境而无失误者,皆此类法种表现也。
无漏浅行,依三乘教中得漏尽通之圣者,依因缘法修习得来。虽与妙平二智相应,仍受因缘法支配。渐教历劫修行,有漏法种剩余较少,无漏浅行留存较多。
无漏浅行依因缘法起故曰浅。凡夫身所谓反射作用亦属无覆无记之随缘现行(即有漏法种摄),不待意识自能起用。如闭脸呼吸喷噎步行乃至一切类于神通之类技击与其他艺术等。
忆宿命等亦有漏法种随缘现行。
修金刚界十六特性,即依如来位进修十六大菩萨行。 其名如左:
⒈金剛萨埵 ⒉ 金剛王 ⒊ 金剛爱 ⒋ 金剛喜
⒌ 金刚宝 ⒍ 金刚光 ⒎ 金刚幢 ⒏ 金刚笑
⒐ 金刚法 ⒑ 金刚利 ⒒
金刚因 ⒓ 金刚语
⒔ 金刚业 ⒕ 金刚护 ⒖ 金刚牙 ⒗ 金刚拳
修至金刚牙特性时,上文所谓有漏法种及无漏浅行,一一摧碎无余。及至金刚拳境界,则全脱因缘束缚支配方法,莫不自如,与究竟位如来无异。是谓金刚後心。
颂云:金刚道后异熟空。 所谓金刚道后,即金刚后心之别称。异熟空者,异熟残种一概消灭无余,任何因缘法均不能牵制之矣。(
东方心力为主,北方物力为主,西方心力多物力少,南方物力多心力少。中央心物二方平衡)
大圆無垢同時發
大圆者大圆镜智也。无垢者无垢识,即庵摩罗识也。入金刚后心时,十六大菩萨特性已开显尽致。最细微之障种消灭无遗,第八识自证分发展至极,无量无边见分所引起之根身,皆被摄于中,融归无相,则转为大圆镜智。若欲显示一切身相,仍藉第八自证分以缘之。
八种识之自证分各有其[证自证分],即所依之大空本体,与识大和合。即第九识,相宗不立第九识之名,惟分属于八种识自证分之上。在因地摄于一切种识。在果地乃称无垢识。大圆镜智未出现以前,八种证自证分皆有微疵点染,未能显示极端无垢境界。镜智己起,八种识同时纯粹无漏,故各各[证自证分]
均属无垢识。此无垢识已总证诸识之圆满自证分。即以诸识之清净集合体为相分,开出圆满报身,所谓果位毗卢遮那如来受用身即此,若融归无相,此识则转为法界体性智。或一切智智万德庄严之受用身。从而转为无相法身。
颂云:大圆无垢同时发者,以无垢识必由初发之镜智引之俱起也,妙平二智之发,不能引生无垢识,只属浅行无漏故。成所作智本来亦与无垢识俱起,略而不谈者,以成智因镜智而现。不是主力故。
第九识能证明第八自证分为黄方形,第七自证分为赤三角形,第六自证分为白圆形,前五识自证分为黑钵形,而自识自证分为青团形。
普照十方塵刹中
娑婆世界称大千,包括十万万小世界,为十方诸大世界之一,然与十方所有世界之总数相比,远不及大海中一滴水。尘刹有二义。
一指尘相国土,喻其虚。一指尘点国土,喻其多。
入金刚初心,第八识尚未转为大圆镜智,所照之尘刹不过一个大世界。历劫间无因缘关系者,不能收入鑑照之中。及入后心微障悉除,不复受因缘法牵累,心镜能普照十方所有大世界尘刹矣。镜而曰圆,喻悬球形之鑑于空中十方无所不照也。圆而曰大,所照无一遗漏也。
八識規矩頌詳釋 卷終
|